在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,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将正式授牌。届时,全省将有31个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和36个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。

自省委提出“扎实抓好文化旅游发展工作,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县,将文旅经济打造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”,已有3年。

3年来,四川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:一方面,四川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,跻身全国“第一方阵”,文旅发展再上新台阶;另一方面,增速逐渐放缓,全国各地千帆竞发、追兵渐近,新冠肺炎疫情下旅游业更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。

2019年2月,我省印发《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经过5年努力,建成50个天府旅游名县,引领全省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,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,夯实全省经济发展基础。

目前,全省已有140多个县参与到“名县赛马”中来,用事实和数据证明,四川旅游高质量发展,落点在县域,受益也在县域;用经验和成果论证,“赛马机制”激活各地内生动力,通过做强文旅产业,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蓄势赋能。

“长得快,但块头小”

县域旅游寻求破解之道

说起2019年前的柳江,柳江古镇景区管委会主任帅明华抛出三组数字和三个词:“工作人员20人,常住居民6000人,单日游客最多超3万人”“人少,事多,管理难”。

每年吸引200万游客的柳江不缺游客,但让管理者头疼的是每年多达百件的投诉和诉讼。县域文旅,缺钱缺人缺动力,是制约发展的大问题。早在3年前,一份对全省183个县域旅游相关负责人全覆盖的采访调查报告显示:仅1/5的县(市、区)把文旅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。近五成县(市、区)负责人表示,文旅产业“长得快,但块头小”,规模不够。部分县市干部还表示,考核导向也是制约文旅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,文旅产业发展在中心工作中的摆位“不够重要”。

这些声音切中县域文旅产业发展“痛点”。县域旅游怎么搞?

天府旅游名县评选,让183个县(市、区)上台大PK。各地不得不直面问题,寻求破解之道。

创建条件严苛:县域旅游经济规模、游客满意度等几十个指标逐项打分,既有专家现场检查,更有第三方暗访评估;

选拔环节严苛:申报、资格审查、抽样调查与暗访、大数据评估、现场检查、主流媒体评价、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评价等多个比赛关口,纪检人员全程监督,公平公开竞争;

奖励丰厚诱人:除3000万元资金外,还有项目、用地、融资、营销等多方面支持,在绩效考核、评优指标、人才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,表现优秀的干部还能获得优先提拔。

县域文旅发展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。“竞争这块‘招牌’的过程,也是缺什么、补什么不断探路的过程。”洪雅县委书记宋良勇说。

3年评选,大邑县参加了3年。“演讲人”连华也从县长变成了县委书记。“第一年赶考试一试,第二年铆足了劲却还差一点,第三年找差距补短板从头再来。”

政策主导下的竞争与激励,极大激发了各地的内生动力,这一机制被生动地形容为“名县赛马”机制。

从“创评”到“用好”

各县因地制宜做答卷

2020年,洪雅县成功获评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。柳江古镇管理已有明显成效,今年以来洪雅县旅游投诉总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50%,比2020年同期下降30%。

不止洪雅,据统计,前两批天府旅游名县游客满意率普遍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。

9月,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和候选县进入公示阶段。省文旅厅透露,2021年全省申报天府旅游名县及候选县的县近百个,加上此前已评选出的,占我省183个县(市、区)总量超七成。

“有了第一批打样,规则和路径更加明确,到了第二批、第三批,竞争进入白热化。”评选中,并非自然资源最好、名气最大的地方就最有优势,每个获评的地方都必须凭实力说话、用特色取胜:长宁县做足“竹”特色,一根竹子融合“三产”,挑起百亿元产值;广安区做“亮”红色旅游,邓小平故里吸引千万游客,“免票”景区带动百亿元收入;南江县变文旅产业为支柱产业,做强龙头景区,光雾山成功创建5A级景区。

获评后,如何用好“天府旅游名县”这块金字招牌?各县因地制宜做答卷。

米易县大力发展康养支柱产业,凭借“阳光康养”吸引无数游客。目前,全县旅居一个月以上的康养人群占常住人口的30%以上。“发展康养产业这条路走对了!”米易县委书记蔡君说。

宣汉县通过不断做“加法”,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抓手。在巴山大峡谷,天然滑雪场建起来,悬崖秋千和跨度680米、落差380米的玻璃桥建起来,游客随之而来。当地村民朱国富介绍,自己从一个吃不饱的山里娃,到漂泊水上的船工、接受帮扶的贫困户,再到如今成为农家乐老板,景区的打造,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到巨变。

荥经县将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作为打造“小县优城”的抓手。通过3年创建提升,注重非遗保护利用、美化城市环境、提升景区品质,荥经县不仅进入今年的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名单,还将省级文明城市收入囊中。

两年多来,已有超过30个县将文旅产业作为“首位产业”。曾经的重工业区变“景区”,涌现出米易县、南江县、广安区、宣汉县等多个天府旅游名县;曾经的老风景区变为网红“打卡”地,大邑县“安仁奇境花园”、剑阁县“剑门长歌”、峨眉山市“只有峨眉山”等新场景、新玩法层出不穷。

今年上半年,前两批20个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,县域文旅经济对当地税收贡献率达15%以上,旅游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超过13%,文旅产业对当地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5%。前两批天府旅游名县和30个候选县中,有10个县分别被评为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、先进县和进步县,6个县被命名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单位、助推19个贫困县实现脱贫。

“名县赛马”新赛道

激活各个“细胞”活起来

今年,迎来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评选。有人发问:好的都被评完了,继续评下去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会不会降低?对此,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天府旅游名县评选并非目标,而是一种手段,一种方法。建设的初衷不是选出好的,淘汰不好的;而是通过竞争让不好的变好,让好的变得更好。”

“不到一个月,申请的贷款就批了。”9月3日,四川沐云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春从雅安农商银行得到消息,他修建民宿的1000多万元资金缺口有着落了。为张俊春解燃眉之急的,是雅安市雨城区文旅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。目前,雨城区获得的3000万元天府旅游名县奖励奖金,已成功撬动10亿元的投入。

“名县赛马”新的赛道正在开启。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评选的第3年,省文旅厅出台相关考核机制“回头看”,对考评结果落后的县“动真格”、严格执行检查、复核、退出机制。

总结运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经验做法,“名县赛马”机制拓展至“天府旅游名牌”。今年5月,《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“天府旅游名牌”建设的实施意见》正式印发,决定在全省开展系列“天府旅游名牌”建设工作。根据“赛制”,自2021年起,全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评选(推选),每次评选命名天府旅游名镇不超过10个、名村不超过30个,天府旅游名宿、名导、名品根据申报推荐情况,择优评选命名或推选发布。

“天府旅游名牌”的评选,不再局限于文旅部门,省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、农业农村厅、商务厅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多部门深入参与,各领域紧密衔接。与此同时,“名牌”围绕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旅游全要素展开,不仅是政府层面“动起来”,县域层面“热起来”,更激活各个“细胞”活起来,带动整个行业乃至更多民生领域行业参与进来,共同推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。(记者 刘若辰 郭静雯)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