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39年6月3日。虎门销烟开始于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(1839年6月3日)。虎门销烟1839年6月25日结束,共历时23天。

1839年6月3日,天气放晴,林则徐将这一天定为销烟之日。是日,广州虎门山下搭建的观礼台上戒备森严,旗帜招展。午时一过,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,礼炮响起,销烟开始。

工役们将一箱又一箱的鸦片逐一切割,放入事先挖好的巨大销烟池中,经过一段时间浸泡后,将石灰倒下,再以铁锄、木耙反复搅拌,销烟池沸腾如锅,鸦片尽数被销蚀,最后一步是工人们打开闸门。

将剩余的泥浆冲入大海。紧接着再放入第二批鸦片,如此反复,到当天日落之时,已销毁鸦片170余箱。此后硝烟工作持续二十天,至6月23日,已经销毁全部鸦片19187箱子又2119袋。

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:

1、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,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其次,1653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,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,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。

2、“虎门销烟”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,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。原因在于,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,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。

虎门销烟是林则徐主持的。

1、虎门销烟是中国清政府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一段历史。这件事后来成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,这场《南京条约》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签署的。1839年,林则徐于1839年(道光十九年),林则徐下令当众销毁虎门海滨的鸦片,共销毁19187盒、2119包,共计2376254公斤。

2、林则徐在江苏巡抚和湖广总督任内,早就实行了禁烟制度,将烟草贩子和吸毒者一网打尽。考虑到林则徐的功绩,道光帝觉得禁烟也不是不可能,道光帝决定废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和辅国公溥喜,以及贬低许乃济的等级。道光帝召林则徐进京,一连八天,每天都要与林则徐商讨禁烟事宜,林则徐更是指出了这一点。

3、林则徐,福建省侯官人,字元抚,字少穆。林则徐为清代政治家、思想家、诗人,官至一品,先后担任湖广总督、陕甘总督、云贵总督,先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;他提倡禁烟,被誉为中国的民族英雄。

推荐内容